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展会新闻

天南地北石油人:情系石油谱华章

时间:2017-10-11 12:05 来源:susankoo 点击:

岗位素描

油气地质勘探实践与理论研究:油气区勘探规划编制与实施,含油气盆地形成及“三史”综合分析等油气地质理论研究,油气资源评价研究,国家能源战略研究与布局。

翟光明在报告会上做学术报告。闫建文 摄

初秋的北京,清晨已有凉意。7时刚过,91岁的翟光明吃过早餐,穿上月白色的运动衫、戴上棒球帽,拎起资料包去上班。

他多年的助手杨宪一说:“这几十年,除了吃饭和睡觉外,翟老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坚持油气勘探。”在杨宪一眼中,他是一个非常“犟”的人,认定的事情,就一定坚持去做。

67年前,从北京大学毕业的翟光明没有如家人期望的那样留在北京,而是报名参加了新中国成立后西北石油管理局第一支石油勘探队,在甘肃河西走廊沿着祁连山开展野外地质考察。几十年间,他见证了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壮大,也成为中国石油工业领域的著名油气地质勘探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上世纪50年代,甩掉“贫油国”帽子的石油会战相继在全国各地打响。翟光明转战南北,找油的足迹留在了四川、松辽、华北、陕甘宁、江汉、吐哈、南海、塔里木等地。

1986年,时任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院长的翟光明向石油工业部领导提出钻探科学探索井的建议。翌年科学探索井计划获批后,他在吐哈盆地台北构造上指挥部署了中国首口科学探索井——台参1井,设计地层圈闭面积3平方千米。在质疑中定井位、顶着压力钻进,每天的进程都及时关注,翟光明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保证了工程继续实施。

1989年1月4日19时50分,台参1井井口溢出油花;20时50分,油线映入眼帘;5日5时50分,油流喷涌而出……整个井场沸腾了。捷报传来,翟光明眼里闪着泪花,他相信,这只是一个开始。

在翟光明的倡导和组织下,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和长庆石油勘探局在鄂尔多斯盆地部署了第一口天然气科学探索井——陕参 1井,这也是全国第二口科学探索井,钻探后获得重大发现。此后,又相继钻探五科1井、高科1井等12口科学探索井,为中国油气勘探踏出一条新路。

翟光明注重现场实践,更注重理论总结和提升。1983年,他提出编撰一套记录中国石油勘探开发历史和经验的书籍——《中国石油地质志》。两年后,书的基本框架和思路形成,他立即组建编委会,组织来自各油气区、石油高校、石油研究机构的31位地质专家和权威人士,5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撰稿,历时11年完成全部出版发行工作。《中国石油地质志》共计16卷,包括20个分册,2000万字、6000余幅图件,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各油气区石油天然气地质特点和勘探实践成果,成为新中国石油工业史上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献。

时隔20多年,我国油气勘探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获得了多个重大发现,年逾九旬的翟光明提出重修《中国石油地质志》,组织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延长集团四大石油公司开始修编。与此同时,他还承担了多项中国工程院重大战略咨询研究课题。例如,在《中国大型油气田勘探的有利领域和方向研究》项目中任项目负责人。

对于翟光明来说,“石油”已融入他的血脉,是一种割舍不断的情缘。

从办公室到家,要坐20多分钟车。每当此时他心里想得最多的是自己年事已高,要抓紧时间多做点事,与时间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