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行业新闻

中俄携手构建能源合作新格局

时间:2021-12-01 16:02 来源:中国石油报 点击:

11月29日,第三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方式在北京和莫斯科两地举行。论坛由中国石油集团和俄罗斯石油股份公司联合主办,中国国家能源局与俄罗斯总统能源发展战略和生态安全委员会为协调单位。中俄两国100余家单位、300余位代表参加论坛。与会代表讨论了中俄油气、新能源、电力、清洁能源、煤炭、核能等领域的合作,并就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人工智能和数字化发展等话题进行了交流。

扩大俄中天然气领域合作 实现长期气候目标的要素

布尔米斯特洛娃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管委会副主席

俄中能源合作有地缘优势和互补性。之前我们签署的《俄中东线供气购销合同》拉开了两国天然气合作的序幕,未来我们应进一步深化天然气领域合作。

中国已经提出改变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的"双碳"目标。考虑到天然气在助力中国实现碳中和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作用,我们认为有必要向中国天然气市场提供新的供气来源。俄气公司向中国合作伙伴提出了各种增供天然气的方案。目前全球能源市场价格高企的形势,验证了俄中双方选择价格可预期的长期供气协议的正确性。俄罗斯天然气供应比较稳定。在欧洲,俄罗斯管道气是支撑欧洲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俄罗斯对华供气后,相信中国的消费者已经感受到了俄罗斯天然气的优势。目前是中国合作伙伴扩大采购俄罗斯天然气的有利时机,中国经济将在未来数十年因此受益。我相信,作为实现中国经济和气候目标的有效工具,天然气在中国能源转型中将占一席之地,俄气公司将与中国伙伴进行长期互信合作。

人工智能技术对能源领域未来发展的影响

华志刚 国家电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我国人工智能应用在能源领域渗透率快速增长,相关技术已经渗透到多种能源全产业链。展望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对能源领域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革新能源领域的商业模式。人工智能未来将对能源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建模,评估其最佳运行参数和模式,打造能源系统运营新业态。同时,将分布式单一能源进行耦合,转化为系统性的综合智慧能源,按不同能源品位高低进行综合互补利用,以取得最合理的能源利用效果与效益,催生能源协同利用新模式。

二是护航能源系统的安全运行。通过挖掘能源系统监测数据,准确预测能源供需变化和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以降低能源系统运维检修成本,实现能源系统的智能维护,有效预防各类能源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提高能源安全生产水平。

三是赋能能源行业智能化升级。预测用能行为、评估用能状态,为能源使用的错峰管理和负荷管理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实现能源企业与能源用户的智能互动。替代人工完成能源生产高强度高风险工作,逐步实现能源厂站的少人甚至无人值守,打造智慧无人能源厂站。

四是助力能源行业碳中和。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碳监管环节,帮助政府监测碳排放,在一定程度上预知政策执行效果。同时可将其渗透到碳排放环节、碳捕捉与储存环节,提高化石能源使用效率,帮助寻找碳捕捉材料和碳储存地址。

"风光氢储融一体化"模式及实践

李大钧 国家能源集团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一体耦合即统筹考虑新能源、氢能、综合智慧能源、储能、产业基金等业务有效协同发展,补充、延长、强化产业链。风光带氢指的是以盈利性较好的新能源项目作为支撑,培育氢能与综合智慧能源两个增长极。在氢促风电、太阳能方面,发挥中国氢能联盟优势,联合伙伴单位布局"新能源与氢能耦合"大基地项目,加快推动"绿电""绿氢"产业应用。发挥产业基金的杠杆作用,吸引各方资本,降低资金压力,分散投资风险,联合伙伴获取优质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与资源保障,实现产融结合。

大基地是清洁能源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手段。2020年,我国已在吉林、河北、内蒙古、甘肃、新疆、江苏沿海等地区建成数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光伏基地。近期,国家和地方也正在积极推动国家级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风光大基地是我国新能源发展的重要趋势,但消纳和配套是大基地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内蒙古巴盟地区已经建成500万千瓦的风电、光伏基地。

海上风电资源丰富、布局集中,具备大规模开发的先天优势,是继陆上风电之后的新焦点,是新能源未来发展的主战场之一。国华东台海上风电项目实现了我国海上风电建设领域多项技术创新和突破,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国华以加氢供应为切入口,逐步向全产业链布局,以制氢、氢储运、加氢为主营业务,同时利用基金布局燃料电池、装备制造等领域。

在氢能发展方面,俄罗斯在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应用市场等方面具备很大优势,并在国家层面制定了战略规划,有望成为全球主要氢气出口国之一。下一步,国华将加大欧洲尤其是俄罗斯可再生能源开发力度,联合俄方建设中俄绿氢基地,探索多场景示范应用,共建东北亚清洁氢气市场。

电网智能化数字化管理

克拉夫琴科 俄罗斯统一电力联邦电网股份公司数字化转型副总经理

技术爆炸式增长、新的消费行为模式不断涌现,将对能源转型产生巨大影响,需要引起重视。俄罗斯2050年前碳中和发展战略的目标之一就是所有行业的数字化以及在消费者终端引入新型发电和能效技术。这意味着俄罗斯电力电网将掀起深刻变革,对增强电网的敏捷性、机动性和可观察性提出新的挑战。

20世纪中叶,各国标准不统一给系统运行带来了很多问题。因此我们成立了联合工作组,在制定国家标准以及协调解释国际标准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数字"标准在过去5年间份额从10%增长到30%。俄罗斯能源企业和制造企业正在建立一个自动化的信息系统,基于国际电工委员会61970/61968    (CIM)的通用技术条件和专业管理组件创建统一的通用信息模型,确保我们内部与其他组织之间自动信息交换。

统一的标准是行业技术管理平台的第一要素,是确保高水平运行和网络安全的基础。只有标准统一,才能真正实现两国企业产品的相互开放,这个过程应该是双向的和互利的。

展望未来,数字能源发展问题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开发企业参考架构和模型;开发统一的模型库,实现设备和系统的数字孪生;为兼容性和网络安全创造试点、创建可信站点对应的注册表项。

能源电力清洁低碳发展路径研究

张运洲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为实现净零排放和清洁低碳发展,建议电力行业按照2028年前后碳达峰、2050年前后深度低碳、2060年实现零碳电力系统三个阶段进行规划。

在碳达峰阶段,约70%新增电能需求由非化石能源发电满足,2028年前后碳排放达峰。在深度低碳阶段,碳达峰后进入2至3年平台期,之后减排速度整体呈现先慢后快的下降趋势。2050年前后,随着新能源、储能技术经济性进一步提高和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商业化应用规模扩大,电力系统将实现深度低碳。在碳中和阶段,即到2060年,电力系统实现零碳,CCUS规模达到7.8亿吨。

具体行动上应注意六个关键问题。一是能源电力清洁低碳发展不等于简单地去煤电,煤电将逐步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并逐步推进自身减污降碳。二是大力发展新能源,全面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分阶段优化布局。三是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因地制宜开发水电,积极安全有序地发展核电,适度发展气电,合理统筹储能发展。四是分布式发电、微电网与大电网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大电网基础平台作用,支撑新能源跨越式增长。五是推动终端用能形成多元化格局,充分发挥不同能源品种的互补特性,构建多元化终端用能体系,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降低主要靠单一能源品种满足需求带来的短缺风险。六是加强科技创新。能源电力清洁低碳发展高度依赖科技创新,必须超前谋划、统筹安排关键技术研发。

新时代中国新能源发展前景展望

赵增海 水电水力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

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15.9%,可再生能源占比13.6%,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新能源作为可再生能源代表发展成绩斐然,表现为开发规模持续扩大,利用水平显著提升,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完备的全产业链集成制造体系,政策体系日益完善。

"十三五"期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占72%。2019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开始成为我国电量增量主体,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转型中的作用凸显。

新能源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一个阶段的成长,都离不开几代新能源人的共同努力和奋斗。20世纪70年代及以前初步孕育;20世纪80年代与全球同时起步,处于先行先试、探索培育阶段,在能源结构中处于补充地位;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实施,新能源进入快速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快车道;"十四五"及以后,新能源成为能源转型发展的主流方向,在能源转型中发挥主导作用,成为能源消费增量主体,预计到2050年占能源消费总量的一半左右。

展望未来,能源领域要在做好节能和提高能效的基础上,加快电能替代和清洁替代;燃料以生物质能等为主,减少对燃料的依赖。"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增量将占一次能源消费增量50%以上,将成为能源消费增量主体;新能源发电量增量将占全社会用电量增量50%以上;新能源发电装机增量将占总装机增量60%左右。未来新能源发展将逐渐与信息产业、交通产业和油气产业等融合。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姜士宏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

要继续推动能源消费、供给、技术和体制革命。在能源消费方面,中国将继续以能耗双控推进节能提效。减少化石能源消费,特别是推进煤炭消费替代和转型升级。在能源供给方面,积极推动非化石能源提速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因地制宜开发水电,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在能源技术方面,强化应用基础研究,积极谋划能源领域前沿技术布局。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攻关和推广,提高能源领域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在能源体制方面,加快电力市场建设,建立品种完善、内部协调、衔接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全面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

建议中俄双方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合作。一是推动双方在电力互联互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以扩大清洁能源的利用为目标,组织开展中俄及东北亚地区电力互联互通的技术交流和联合研究,提出推动区域内电力互联互通的路线图。二是加强能源技术创新合作和标准对接。深化双方在清洁能源技术创新领域的合作,围绕智能电网、储能、氢能、电制燃料等领域开展先进技术的联合研发,促进先进技术的规模化部署和应用。三是加强智库交流合作。搭建中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交流与合作平台,聚焦双方共同关注的问题,定期组织双方智库机构开展专题交流、能力建设等活动。四是深化清洁能源产业链上中下游合作。充分发挥双方在清洁能源项目投资、产能合作、工程建设等领域的优势,深化双方在清洁能源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全方位合作,发挥清洁能源对关联产业的带动作用,推动双方清洁能源产业的深度融合。

石化领域项目实施的合作机遇

奥古力扬 俄罗斯外经银行副行长

对于俄罗斯外经银行来说,俄中合作非常重要。俄中经济发展重要的是相互支持、相互协作。

俄罗斯外经银行在对外合作方面已经有几十年的经验,例如通过融资帮助俄罗斯汽车制造业及其他相关企业出口。中国企业拥有独特的融资渠道,我们首先关注的是原料产业的融资。

我们关注对俄罗斯境内石化产品大规模生产项目的融资服务。目前融资项目主要是聚乙烯生产和天然气加工方面,其中有非常大的合作空间。我们已经看到中国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我们也拥有支持能源企业发展的融资措施和机制。中国将是我们最大的战略性合作伙伴。

我们拥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如之前合作的红星造船厂大吨位船舶建造项目、北极液化天然气2号项目、阿穆尔天然气化工综合体项目等。    我们希望未来可以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如通过项目联合融资、实施本币结算、使用俄罗斯银行电子金融服务系统,以及联合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框架内的项目等,进一步扩大金融机制、金融工具等领域的合作。

碳监管的发展和碳市场的形成

潘诺夫 俄气银行第一副总裁

国际社会、国家和企业都在试图同时解决全球性气候问题和提升经济竞争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工具有两大类:一是行政措施,目的是直接限制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碳排放;二是经济或市场激励机制。经济工具包括设立碳排放价格、规定碳交易配额等,是目前最有效的减排工具。目前,全球世界各地运行的碳定价机制超过60种,覆盖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仅为22%,全球碳排放机制不统一将会影响减排效率,不利于解决环境问题。

俄中两国正在积极采取措施降低能耗。今年7月,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俄罗斯也在研究制定碳排放交易系统。两国实行这些措施的共同目标是实现低碳转型。这既迎合全球碳中和趋势,又是环保的要求。俄中能源出口商以及跨境排放机构也都受到这种限制。就以往经验来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最有效工具是政府通过经济政策,即通过浮动碳排放交易价格引导企业行为。通过经济方面的政策引导和鼓励措施,企业碳排放成本将不断提升,政府应向能源企业尤其是大型能源生产商传递明确信号,引导企业主动采取措施,降低碳排放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平衡促进碳减排的经济手段和行政监管措施。中国是这个方面的典范。俄中两国需要同步,相互承认对方的碳排放制度,以携手应对全球碳市场的要求。

开发性金融助力能源领域"双碳"目标及绿色金融合作

郝耀辉 国家开发银行行业一部总经理

我国"双碳"目标提出后,国家开发银行在能源领域先行先试,率先发力,为扎实推进能源领域改革发展进行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

一是紧抓重点领域,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重点行业信贷投放,制定《支持能源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工作方案》,并预计在"十四五"期间设立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贷款,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二是以产品创新为动力,为能源领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高综合金融服务。比如,发行"碳中和"专题绿色金融债券,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绿色金融领域,提高绿色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便利性。三是把绿色理念贯彻到服务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参考联合国全球契约相关指南,建立一套完整的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价体系,完善国际业务授信评审制度。同时,积极支持境外清洁能源和民生项目,按照国际生态环保理念和相关法规,引导、约束企业开发、建设、运营项目,推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针对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建议一方面要提高项目环境的可持续性,打造绿色包容的"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扩大双边、多边绿色金融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要加强碳定价机制和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的国际宏观协调。在统一的碳排放核算体系下,共同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中俄能源合作具有显著的互补优势,近年来在油气、电力、煤炭、新能源等多个领域的一体化合作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未来,我们将以绿色金融服务为抓手,为推动两国能源合作进一步走深走实,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字:董宣 李小松 黄祺茗 陈钦强 魏枫 图片:金添 刘洋 曹彦)